“我們這些作家今天要做的就是跟網(wǎng)絡爭奪小朋友。”兒童作家鄭春華在近日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舉辦的“兒童文學與小學語文教學”主題研討會上的這句話,不僅喊出了一位兒童作家的心聲,同時也戳中了不少教師、家長的痛點。
有人說,書籍是在時代的波濤中航行的思想之船,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貴的貨物運送給一代又一代。對于兒童而言,閱讀的重要性已無需多加贅述。但兒童應該讀什么?如何激發(fā)兒童閱讀的興趣、引導兒童進行閱讀?不少人仍存困惑。對此,此次研討會的與會專家、作家、教研員、教師等從不同角度進行了探討。
“兒童可以讀一切他們可以讀的書”
兒童應該讀什么?為兒童量身打造的兒童文學作品,顯然是個不錯的選擇,這已形成共識。
在中國作家協(xié)會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、中國海洋大學教授朱自強看來,“兒童文學是小學生語文學習的最優(yōu)質(zhì)閱讀資源,因為它最能激活兒童的語言靈性?!彼e了個例子,在教幼兒學語言時,是給他講小貓小狗的故事、唱童謠,還是放沉重的紀錄片給他看呢?答案顯而易見。
作為一名當代兒童作家,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、統(tǒng)編語文教科書主編曹文軒經(jīng)常遇到這樣的情況——老師或家長來找他,希望能給自己的學生或孩子開一份兒童文學作品的閱讀書單。他固然是很贊同兒童讀兒童文學作品的,但這時候,曹文軒常常會直截了當?shù)馗嬖V他們:“兒童不可只讀兒童文學,而且兒童不可只讀文學,兒童可以讀一切他們可以讀的書?!?/span>
每當此時,有的家長頓時醒悟,有的則是一臉困惑?!盀榱舜碳に麄兯伎?,我還比較極端地問他們,兒童為什么一定要讀兒童文學作品呢?曹雪芹、魯迅所處的時代有什么兒童文學作品可供他們閱讀?”在曹文軒看來,維護、保衛(wèi)童年是兒童文學特有的功能,但同時我們也要想到,孩子是需要成長的,他不可能永遠停留在童年,一輩子停留在所謂的童真、童趣之中,必須有另一種超越童真、童趣的作品召喚他們化蛹為蝶。
“昨天還有一位女老師說,有的學生可以閱讀小說、詩歌,但就是看不懂一份說明書,看到說明書就怕。”在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教研員柯孔標看來,兒童只讀兒童文學作品是不行的,“因為兒童文學大多數(shù)屬于虛構類作品,從字面理解就是在現(xiàn)實生活當中是不存在的,或者是靠想象創(chuàng)作的”。
除此之外,柯孔標認為也要重視非兒童文學或非虛構的作品,包括科普、社會知識介紹、歷史文化等作品,讓兒童理解真實的自然、歷史,理解現(xiàn)實生活的本身。
讓思維訓練走進語文課堂
但不可否認的是,文學作品,尤其是兒童文學作品是語文教育中的重要內(nèi)容。而語文老師,可以說是學生閱讀路上的指路人,正如曹文軒所說,“一個學生對文學作品的正確或者說恰當?shù)拈喿x,幾乎完全取決于老師?!?/span>
對于語文課堂內(nèi)的文學作品,曹文軒認為需要兩種不同的方式閱讀,一是在文學意義上的閱讀,一是在語文意義上的閱讀。“但有些語文老師在講解時,僅僅將一篇文學作品看成了一篇社會學的材料。他們忘記了這是一部文學作品,即便是講主題思想,也應當是在文學的范疇來講,而不應該將所謂的主題思想當成一個純粹的社會學問題。真正的文學家對社會問題的思考,與一個社會學家是不同的”。
因此,曹文軒希望語文教師能在文學的范疇內(nèi),對作品的主題思想本身進行分析,更重要的是,向學生講解分析作家是